脑卒中是造成足下垂的重要因素,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,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、神经血管萎缩而引起的一种并发症。由于脑卒中患者小腿前肌群(胫前肌)及外侧肌群(腓骨长短肌)激活不足,肌肉出现废用性肌萎缩,导致足背伸困难。
足下垂主要表现为显著的踝关节和趾背伸无力。这种无力导致足和脚趾指向下方,并且改变行走步态,有时会被称为“跨阈步态”,患者会为了防止脚趾勾在地面上,而倾向于用大幅度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姿态行走。
70岁的付阿姨因脑梗后遗症出现了右足背伸功能受限,导致的足下垂已有10年之久,下肢肌力减弱,走路呈跨越步态。因右下肢部分肌力瘫痪,尤其胫前肌及踝内外翻肌力,导致踝关节不稳、步态异常,长期以往又引发了踝关节炎,并逐渐出现右踝关节疼痛长达5年。
近段时间一直感觉踝部疼痛症状持续加重,终于痛不可忍,付阿姨因疼痛再次加重前往济南大学医学研究院南郊医院(原济南圣玛丽亚医院)骨科就诊。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,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右足下垂、右踝关节炎。杨学良主任根据其病情,给出了最佳治疗方案:右踝关节取髂骨植骨融合术。管床医生刘刚在与付阿姨及家属沟通交流后确定手术方案,于5月19日下午14:30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踝关节取髂骨植骨融合术,成功为付阿姨解除了这个折磨她十年的“痛苦之源”。
术后疼痛明显减轻,第三天即可下地活动,这样的恢复速度让付阿姨对后期的康复计划充满信心。经过6天的康复,走路步态稳定,跛行不明显,在医生详细告知注意事项、禁忌、下一步康复计划后,付阿姨于5月25日出院。
(网络预约 当日就诊 *所有信息已加密* )